请输入关键字
2020年会丨韩志峰:做好基础设施REITs试点工作的思与行
时间:2020-10-22

from clipboard

发行REITs最关键的是要有成熟的底层资产和稳定的现金流,基础设施具备独特的优势。

目前阶段,基础设施REITs还不具备大规模推行的条件,先行开展试点是一个必经阶段。REITs是金融和产业、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结合最密切的一种金融工具,两者间如何更好地结合,需要持续探索和磨合。

REITs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,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基础设施投融资观念和逻辑,我们需要学习如何运用这一金融工具,加强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的衔接、缩短投资回收周期、提高资金周转效率、获取更高投资收益等。

from clipboard

近日,由中国REITs论坛、上海证券交易所、上海市发展改革委、上海市金融工作局联合主办的“中国REITs论坛2020年会”在上海圆满落下帷幕。本届年会主题为:“公募REITs起航·中国基础设施REITs的生态建设”。会上,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韩志峰发表了“做好基础设施REITs试点工作的思与行”主题演讲。

from clipboard

韩志峰在“中国REITs论坛2020年会”上发表主题演讲

以下为演讲全文:

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工作,从最初的酝酿到今年4月30日正式推出,这一过程中参与调研和文件起草的同志付出了极大的心血,很多领导、专家、业内人士也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。可以说,基础设施REITs试点的推出是大家共同努力、共同奋斗的结果,来之殊为不易。

为何中国的REITs首先聚焦基础设施,并且以试点形式进行探索,试点过程中应该关注和解决哪些问题,这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内容。主要包括六个方面:

第一 基础设施资产是REITs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

首先,从定义和内涵来看。大家知道,REIT是英文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的缩写,关键是如何理解Real Estate。Real Estate翻译成中文有两种含义:一是房地产,二是不动产。不动产所涵盖的资产范围和种类要比房地产更广泛、更丰富,天然地包含了基础设施。这一名词最早引进我国时,翻译成了“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”,这可能与当时主要引进者的从业背景有关,但也在相当长时间内让很多人认为REITs就是一种房地产融资工具。希望今后再谈到REITs时,大家的第一反应是不动产,而不应该再是房地产。

其次,从资产特性来看。发行REITs最关键的是要有成熟的底层资产和稳定的现金流。大部分基础设施非常符合这一要求,甚至比很多商业地产质地更优良。商业地产受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大,市场不好的时候回报率可能会下降,但基础设施满足的是老百姓的刚需,受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小。比如,今年的新冠疫情中,商业地产REITs受到较大冲击,但是基础设施REITs则表现得较为坚韧。因此,从发行REITs的资产属性来看,基础设施具备独特的优势。

再次,从国外经验来看。REITs最早诞生于1960年的美国,如今美国REITs市场中基础设施类资产占比非常高。美国的基础设施定义和中国不同,范围较为狭窄,主要包括铁塔、通信、能源等,但中国的基础设施还包含了一些美国所不包含的资产类型,比如说大数据中心、仓储物流以及产业园区项目等。如果用中国此次试点的基础设施口径去看美国REITs市场的资产构成,我们会发现,美国REITs市场中的基础设施资产占比至少达到了43.6%。如果我们把基础设施的口径再扩大延伸到医疗健康、林业等领域,美国基础设施资产在REITs市场的占比达到55%左右,已经超过了传统的房地产。

最后,从中国基础设施的发展前景来看。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建设,中国已经在交通能源、生态环保、农林水利、教育卫生、城市建设等领域形成大量的优质资产。按照项目建设总投资估算,基础设施资产规模已达到一百多万亿,形成了大量沉淀的基础设施资产。如果考虑到资产升值因素,这一规模还要更为庞大。将来,中国还要继续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,加快5G、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,加强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建设,推动新型城镇化等,将为基础设施REITs持续提供优质资产。因此,基础设施REITs在中国的发展潜力非常广阔,其市场规模至少以万亿元为单位来计算。

from clipboard

第二 开展基础设施REITs试点是一个必经过程

目前阶段,基础设施REITs还不具备大规模推行的条件,先行开展试点是一个必经阶段。我个人认为,这至少有三个方面原因:

首先,REITs是一个舶来品。把一个国外的金融工具引入到中国,肯定有个探索落地的过程,不可能照搬照抄国外的制度设计、产品方案与交易规则等,而是要根据中国的经济制度、发展阶段、现实情况等来设计适应中国国情的REITs制度。

其次,REITs是金融和产业、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结合最密切的一种金融工具,两者间如何更好地结合,需要持续探索和磨合。对于债务融资,如银行贷款、企业债、ABS等,一般都会有增信措施保证本金和利息的安全偿还。只要企业能够按期还本付息,资金提供方一般不会过多干预企业的日常经营。至于企业IPO,通常情况下不会改变原主要股东对企业的实际控制权。但REITs却有着很大的不同,它要求把底层资产的所有权或者运营收益权转移到REITs管理人手中,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权利转变。而REITs管理人无论是直接管理,还是委托第三方运营,只有把底层资产经营管理好,才有可能使REITs投资人获取更高的回报,基金本身也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。这一运作过程决定了REITs是产业和金融结合最密切的金融工具,这是它独特的特点。

再次,我国现行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中没有关于REITs的具体规定,没有能够直接引用的法律条文,只能“摸着石头过河”,试探着向前走,所以才采取了“公募基金+ABS”的特殊架构。因此,公募REITs以试点方式推出符合国内市场现状。我们需要在试点阶段发现问题、研究问题,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并形成共识,这样中国的REITs市场才能够实现稳步健康的发展。

from clipboard

第三 做好基础设施REITs试点需要各方紧密合作

首先,沟通主体多。发行基础设施REITs涉及监管部门、原始权益人、管理人、投资人、中介机构等多主体、多层次的沟通工作,只有相关各方形成了对REITs的普遍共识,并在稳定的共识框架内,结合不同项目的具体情况,做个性化的设计和调整,才有可能适应不同领域、不同行业的实际情况,推动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。

其次,解决问题多。随着首批试点项目的探索不断深入,除了大家经常讨论的税收、国资等问题外,一些想象不到的问题也逐步浮现出来。比如,一些行业管理部门由于担心项目发行REITs后的经营管理问题而不愿意放行;由于发REITs会将外资转为内资,影响地方吸引外资考核目标的完成,一些地方政府也不太情愿同意当地的外资项目发行REITs。此外,产品投资定性、市场流动性、杠杆率设置等,均是试点推进中不断发现的新问题。这些问题不解决,势必影响试点的顺利推进和预期效果。

最后,准备资料多。REITs被称为是资产的上市。既然是上市,就必然要全面核查项目合规性、资产优质性等多方面的内容。尤其在试点过程中,由于没有先例可循,更需要准备尽可能详细的材料,让监管部门、投资人等对项目具有更加全面的了解,这是一个必要的过程。

from clipboard

第四 推行基础设施REITs试点工作,要规范与创新并举

首先,坚持规范是前提。REITs的规范性至少需要考察以下三个方面:

一是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、方针政策;

二是符合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管理的相关规定;

三是符合资本市场的相关规章制度。

其次,要坚持创新。长期来看,推动发展最重要的动力就是创新。REITs试点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下三方面的创新:

一是思维理念要创新。一定要改变把REITs当成简单的金融产品、金融工具、融资手段的思维模式。REITs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,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基础设施投融资观念和逻辑,我们需要学习如何运用这一金融工具,加强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的衔接、缩短投资回收周期、提高资金周转效率、获取更高投资收益等。在这一探索过程中,只有始终秉持创新的思维和理念,才能全面深入地理解REITs,才有可能高效合理地运用这一金融工具,才会让更多原始权益人、投资人、金融机构等积极投入到中国REITs市场的发展中。

二是推进方式要创新。试点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,如果墨守陈规,只从现有的法律法规、政策文件里面找依据和解决问题的方案,可能永远都无法找到。这就需要在坚持规范的前提下,创造性地解决问题。

三是运营管理要创新。发行REITs后要实现投资人和发行人的共赢,核心是把资产运营管理好,提升资产的运营效率与收益,获得更高的市场认可。这就需要通过商业模式创新、管理创新、技术创新等多种方式,提高运营管理效率,降低运营管理成本,获取多种运营收益。

from clipboard

第五 基础设施REITs试点成效需要在实践中检验

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,这句话同样适用于REITs试点工作。在PPP领域,有一句话很流行:PPP是一次婚姻,而不是一场婚礼。其含义是,政府和社会资本方签了PPP合同,并不意味着PPP模式的成功,关键是要看项目是不是能真正建设运营好。我想,REITs也是如此。判断REITs试点成功的标准,不是看发行了多少单、多大规模的REITs产品,这只是第一步。究竟是不是成功,是要看REITs发行之后,资产的运营管理效率有没有提升,给投资人的分红是不是不断增加,相关参与方之间的矛盾是否得到合理的解决等等,这才是判断试点是否真正成功的关键标准。所以,基础设施REITs试点是否成功,要在实践当中检验。

第六 试点最终目的是要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基础设施REITs发展道路

基础设施REITs在中国还是新生事物,需要通过试点协调解决的问题非常多。比如目前市场上至少有三个热点问题:

首先,管理费问题。现在许多机构都想做第一单、第一批项目,为了争取项目而出现恶性低价竞争的情况,管理费价格越报越低,部分机构甚至直接免费,引起业内的广泛关注。管理费的高低,看似是市场主体之间的自发行为,但很可能会影响甚至决定中国REITs市场未来的发展,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会决定REITs管理人在市场当中的地位和作用。按照国际经验和试点政策的初衷,REITs管理人要发挥主动管理作用,提升基础设施运营管理的质量和水平,从而获得应得报酬。如果费率过低,管理人根本实现不了主动管理。一些机构报的管理费过低,所收获的只是今天或明天发行了一两单产品,但可能把整个REITs市场的定位、方向带偏,对REITs的发展非常不利。

目前,很多基金还没有丰富的REITs管理经验,可能想做主动管理却暂时做不到,但这个方向是不能变的。如果各方都把REITs当成通道的话,REITs的作用根本无法体现,最终只能变成一个普通的融资工具。因此,管理费的问题,看似小事,其实不然,其影响非常关键。

其次,基础设施REITs商业性和公益性的协调问题。基础设施是公共产品或者准公共产品,具有较强的公益属性。很多时候,公益性和商业性之间可能存在矛盾。投资人的收益与社会公众使用成本可能是天平的两端,怎么处理和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。

其实不仅在基础设施领域,商业地产领域也可能存在类似的问题。香港领展是香港第一单REITs,底层资产为香港政府手中的公屋服务设施,包括超市、餐饮、商场、停车场等。目前领展已成为亚洲最大的REITs,从商业运作来说是很成功的,但市场也有一种质疑声音,即领展是不是为了获得高收益而提高了底层资产的租金标准。在基础设施领域这个问题更要引起高度关注。

最后,REITs的管理人问题。到底什么样的机构有资格、有条件管理好REITs?将来是“金融+产业”,还是“产业+金融”?应更注重其金融属性还是产业属性?这些问题都需要在试点中不断探索。如果能够找到好的解决方案,将极大有利于中国REITs市场的长远发展。

试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行,今天大家相聚在上交所交易大厅,很多机构肯定对敲响REITs大钟充满着憧憬,希望这一天能够尽快到来,也希望通过本轮试点能够探索出一条卓有成效、行稳致远的中国特色REITs之路。

谢谢大家!